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扩大红色旅游资源覆盖范围
当前,红色旅游资源通常指1921~1949年间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历史人物居所、重要战斗史迹和会议史迹以及各种纪念设施等,其记录着我们党伟大的探索,体现着人民军队的英勇奋斗,反映着党群干群密切关系,为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风险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红色旅游资源概念具有动态性,新时代的发展变化需要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适当调整。一方面,进行历史追溯。新中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起来的,是对鸦片战争以来先进人士救亡图存的继承发展,理应把记载1840~1921年间为民族解放进行探索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场所列入广义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范围,挖掘和发挥其当代价值,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进行时间延伸。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众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产生了一批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人物,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创造出一批新的精神财富,其与我们党领导革命期间形成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理应纳入红色旅游资源范围之内,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
加强红色旅游资源整体保护力度
保护红色旅游资源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但保护力度参差不齐,国家级、省级红色旅游资源保护情况比较理想,地级、区(县)级红色旅游资源保护问题相对突出。一是物质形态发生变化。有的受到自然或人为干扰和破坏,红色旅游资源的物质形态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完整性欠缺,承载红色精神功能受限。二是红色精神传承不足。历史故事是红色旅游资源的精神依托,能不能讲好历史故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红色旅游资源的功能发挥。但在普查中我们发现部分红色旅游资源的“红色”淡化,除了被政府列为红色革命遗址的牌匾外,既看不到体现重要历史事件的物质素材,更缺乏讲好历史故事的人,红色精神传承情况不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要着重打造好红色故事,通过故事呈现历史事迹,让听众深刻体会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激励其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进一步优化红色旅游资源功能
重视红色旅游资源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但在如何有效发挥其功能上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功能隐藏。有不少红色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观众寥寥,有效发挥其功能就无从谈起。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要首先瞄准可能的参观对象,不同种类红色旅游资源在对象的定位上应有所区分,各自吸引一定数量的“游客”,经常性地开展纪念、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使其功能呈现出来。二是功能错位。部分红色旅游资源“游客”甚多,熙熙攘攘,但不是慕“红色”之名而来,主要为了休闲放松,红色记忆搁置一旁。红色旅游资源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资源,融教育功能、经济功能、休闲功能等为一体,其中教育是第一功能,旨在对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其他功能不宜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