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研学旅行课程应该如何设计
发布时间:2019-01-28 17:26:47 来源:君拓拓展 点击数:次
研学旅行课程究竟是如何设计的一门课程?设计研学旅行方案如何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一门课程?鉴于此,明确研学旅行课程编制和实施的理念,理清其相对于传统课程的特殊性尤为重要。

一、研学旅行课程的理念
研学旅行课程的编制和实施有其内在理念的引导,正是这些具有凝聚力和引导力的理念,才使得研学旅行课程始终走在正轨上,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1.关注“知行合一”
“知”即学生课堂所学并内化到其心中的知识。“行”具有两层面含义,即意念发动和亲身实践,主观思维发生活动,即可称之为“行”,通过身体力行去感受亦称为“行”。“体悟”是对该内涵的另一种阐释,体悟即指在实践中找感觉、感悟,在行动中感受、探索,强调身体力行。“体”是一种感性,一种面向现实性的实践,是前提和基础,与实践层面对应;“悟”要求对真理的准确把握,对主观境界的关注,尤其对意义的展现与呈现,是核心和目的,与意念层面相对应。“行”即主观意念之动与客观实践相结合,个体通过亲身实践,将所感所悟内化于心,并进行主观层面的思维活动,这就是行。“知行合一”即将课堂所学知识内化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中,并产生相应的思维活动,最终将其付诸实践的过程。
研学旅行课程将学科课程内容与课外真实情境相连接,学生将所学学科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身的认知结构,并在研学主题相关活动中进行理论与现实的对照,发现理论的不足,利用现实的感受和经验去补充并完善所学理论。此外,学生在自然中探索、在社会中实践、在活动中学习,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了知识课堂所缺失的真实情境体验,升华所学学科知识内容,进而达到对课堂知识的反思、巩固、运用与超越。
2.回归“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胡塞尔提出的,他把生活世界分为“日常生活世界”和“原始生活世界”,前者是以知、情、意等知觉经验和各种趣味、情感、目的为主要内容的生活场所;后者则是主观的先验世界。胡塞尔所说的“回到生活世界”是指直接地回到日常生活世界,间接、最终回到原始生活世界。教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实现个人价值,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观精神世界极其重要。教育的对象是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学生总要与其周围的人、环境产生交集。杜威从生活来看教育,陶行知从教育来看生活,他们都强调教育与生活相融相通,因此,教育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尤为重要。教育回归生活并不是回到原点,不是胡塞尔所说的客观的日常生活和先验世界,而是生成性、创造性、超越性的回归,是使教育世界获得更深刻的生活基础的回归,是融合了学生主观经验与客观实践的“主观愿景世界”。
研学旅行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其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即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施行的课程,注重在生活中教育,在自然中教育,在社会中教育,主张教育教学要紧扣学生的生活。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学生个体的主体性更受关注,其作为人的自我实现价值日益凸显,课程丰富了学生的主观精神世界,增加了其所必需的生活经验。最后,研学课程学习的真实情境与学生个体性的发挥使得学生越来越趋向于“完满的人”,即让学生个性得到极大的发挥,同伴对其学习成果极具羡慕,教师对其学习状态极度满意,家长对其学习效果极其赞赏。此种情况下,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与“主观精神世界”达到高度的融合与统一,学生的“主观愿景世界”得以形成。
3.注重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是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结合为目标,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为内部动机,在学习中不受学科分类所束缚,通过调查、实践、亲身体验等过程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开展问题解决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生产性学习。其最大特点之一是不受学科分类的束缚。当前学校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科之间的相互分离、相互孤立。应试教育背景下,各学科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处于相互分离状态,学生不会去想如何整合这些不同门类的知识,甚至不知道怎样使之结构化、整体化。这就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其中包括问题解决能力的养成。综合学习这一新型跨学科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各个学科中获得的知识、技能等相互关联,从而提升其思考力、判断力。
研学旅行课程是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的实践类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一方面,在课程施行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局限于某一学科知识的运用,而是综合了各个学科中的知识,在实际的活动中巩固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研学问题;另一方面,在真实情境下的活动学习中,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而这些知识包含了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有利于克服传统学习课程的封闭性。
二、研学旅行课程的特征
研学旅行课程是一门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课程,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获取直接经验。和学校其他课程相比,作为课程形态的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情境的真实性
传统课程的学习方式多为接受式学习,其学习情境大多局限于课堂的有限空间,而且多为模拟、假设的情境,集中于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以及联系生活部分。而研学旅行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其对教学情境以及学习情境有着较高的要求。据之前归纳得出的研学旅行课程的概念可知,研学旅行课程的情境并非创设所得,而是包括课外、校外的空间与资源。大自然、社会为研学旅行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真实情境,使得情境学习始终与研学课程相伴。
2.学习内容的综合性
传统的学校课程以学科课程为主,所学内容也为某一学科单一的系统性知识。而研学旅行课程突破了学科课程的界限,融多种学科于一体,将研学主题相关的课程内容交汇在一起。一方面,研学主题中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学科知识的巩固与综合运用。例如,在参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制作航模,从而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物理、数学等学科知识,并达到了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接触并领会到课堂以外的综合性内容。例如,在参观科举博物馆时,博物馆的一些牌匾等涵盖了相关的文学常识和历史典故,这有助于学生同时学习多种类型的学科内容。
3.思维培养的整体性
传统课程的学习方式着重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以及逻辑思维的形成。但是,它往往认为“学习是对固有知识技能的直接接受,因此是一种纯粹理智参与的活动,学习过程不需要身体或者其他任何实践活动的参与就可以完成”。而在研学旅行课程中,学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真正做到用心去感悟、动手去操作、动脑去思考。其中不仅包含了逻辑思维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还融入了情感体验与兴趣心的养成等非智力因素,从而使学生达到多种感官同时使用的境界,有助于学生智力、情感、意志、能力的展现与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看完以上的内容是不是对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有了初步的构想了。那么赶快将您的想法付诸实践吧。
- 上一篇:研学教育的诱导性原则
- 下一篇:户外拓展培训师培训证书有哪些
推荐动态
- [2024/07/19]【君拓动态-武汉君拓拓展】2024小小特种兵军事夏令营...
- [2019/04/09]【行业资讯-武汉君拓拓展】武汉公司团建户外拓展去哪合...
- [2017/09/15]【君拓动态-武汉君拓拓展】君拓2017天兴洲团建活动——...
- [2017/03/15]【君拓动态-武汉君拓拓展】贺君拓拓展在武汉股权交易中...
MORE+
最新案例
2024年太平洋寿险湖北分公...2024年太平洋寿险湖北分公司团建活动...
长江水利集团2024年职工亲... 拓展对象: 长江水利集团2024年职工亲子活动 拓展时间:2024年5月18日 拓展人数:300人 拓展基地:公司篮球场 拓...
德佑地产2024年趣味运动会... 拓展对象:德佑地产 拓展基地:张之洞体育公园 拓展类型:趣味运动会 拓展策划:武汉君拓拓展(Tel.027-86750170) ...
华润2024年东湖徒步... 拓展对象:华润置地 拓展时间:2024年5月14日 拓展人数:200人 拓展基地:东湖马鞍山森林公园 拓展类型:徒步 拓展...
万达嘉华酒店2023木兰水镇... 拓展对象:万达嘉华酒店 拓展时间:2023年3月25日 拓展人数:200人 拓展基地:木兰水镇 拓展类型:团建拓展 拓展...
贝壳23年300新人趣味运动... 拓展对象:贝壳300新人 拓展时间:2023年3月12日 拓展人数:300人 拓展基地:体育场 拓展类型:运动会 拓展策划:武...